航空发动机学院简介
航空发动机学院是在我校1986年设立的机械制造专业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极具航空特色的学院。2021年11月,学校为贯彻落实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着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快助推河南省融入国家航空强国建设战略布局,围绕“建设高水平航空航天大学”的发展目标和办强航空航天类工科的发展思路,组建航空发动机学院。学院拥有“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新一轮河南省重点学科,支撑“航空产业技术”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以及“航空航天智能工程”河南省特需急需骨干学科群建设。目前,学院拥有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能源动力);设有4个本科专业: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能源与动力工程和飞行器运维工程。
学院拥有一支规模、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共有硕士生导师33人,均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4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5人,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2人,河南省文明教师3人,河南省青年托举人才3人,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2人,河南省优秀教师2人,兼职教师4人。
学院拥有河南省通用航空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航空发动机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航空高性能材料制备及检测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市航空器健康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有航空动力实验中心、可靠性环境实验室、创新实践教学部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紧密围绕航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航发集团产学研项目、航空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河南省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取得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在航空发动机健康管理、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精密制造及激光再制造等领域形成了突出的学科特色与优势,为高水平人才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学术学位硕士点简介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于2021年获批授权建设, 2023年开始招生,学院下设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二级学科,该硕士点主要依托河南省通用航空技术重点实验室、河南省航空发动机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航空高性能材料制备及检测协同创新中心、郑州市航空器健康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紧密围绕航空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能源推进系统、航空维修工程与再制造技术、航空发动机控制与健康管理、燃料清洁燃烧与传热传质等。该学位点拥有一批学术造诣深、结构层次合理的师资队伍,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产学研项目、航空科学基金以及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高水平科学研究项目。所培养学生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社会适应能力强,勇于创新。
“能源动力”
专业学位硕士点简介
“能源动力”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于2024年获批授权建设,2025年开始首次招生。本硕士点主要依托河南省航空发动机运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市航空器健康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航空发动机叶片再制造实验室、传热与冷却技术实验室以及流体力学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主要研究领域(方向)包括:航空发动机工程(智能运维与再制造)、动力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清洁能源技术(航空燃料燃烧及新能源应用)等。该硕士点与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山西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华能河南中原燃气发电有限公司等知名单位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高起点的专业实践平台和广阔的就业前景。

2026年航空发动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一级学科/类别/学制 |
二级学科/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备注 |
0825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日制) 学制:3年(授工学学位) |
082502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31工程热力学 |
①工程测试技术 |
同等学力加试: ①航空发动机原理 ②工程传热学 |
01新能源推进系统 |
02航空发动机维修与再制造 |
03航空发动机控制与健康管理 |
04燃料清洁燃烧与传热传质 |
0858能源动力(全日制) 学制:3年(授专业学位) |
085800能源动力(全日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31工程热力学 |
①工程流体力学 |
同等学力加试: ①航空发动机原理 ②工程传热学 |
01航空发动机工程(智能运维与再制造) |
02动力工程(流体力学与传热传质) |
03清洁能源技术(航空燃料燃烧及新能源应用) |
2026年航空发动机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初试/复试)科目及参考书目
一级学科/类别/学制 |
考试科目代码 及名称 |
初试与复试参考书目 |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
0825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全日制) 学制:3年(授工学学位) |
初试: 831工程热力学 |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钧耕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2016年. |
①航空发动机原理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陈玉春 主编, 科学出版社,第1版,2022年. ②工程传热学 《传热学》,陶文铨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2019年. |
复试: 工程测试技术 |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 熊诗波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第4版,2019年. |
0858 能源动力(全日制) 学制:3年(授专业学位) |
初试: 831工程热力学 |
《工程热力学》,沈维道、童钧耕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2016年. |
①航空发动机原理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原理》,陈玉春 主编, 科学出版社,第1版,2022年. ②工程传热学 《传热学》,陶文铨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5版,2019年. |
复试: 工程流体力学 |
《工程流体力学》,归柯庭 主编,科学出版社,第3版,2020年. |
联系地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东校区)
联系电话:0371-61910095(耿老师)
E-mail:hfyz@zua.edu.cn
空天报国,动力先行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航空发动机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简介
序号 |
资助名称 |
资助额度 |
范围 |
备注 |
1 |
国家奖学金 |
20000元/年 |
个人申请 按比例综合评定 |
一次性发放 |
2 |
国家助学金 |
6000元/年 |
全脱产全日制研究生 |
按学校文件执行 |
3 |
学业奖学金 |
一等8000元 |
10% |
根据申请人综合素质评定一次性发放 |
二等4000元 |
30% |
三等2000元 |
60% |
4 |
科研项目 |
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基金项目 |
理工类5000元/项 其他3000元/项 |
面向全体研究生申请 |
按照学校文件执行,如遇调整以最新通知为准 |
5 |
三助岗位 |
助管 |
400元/月 |
需参与相关工作岗位竞聘并填写申请 |
每月发放 |
助教 |
按课时费发放,学校或导师发放 |
全体研究生皆可以申报 |
主讲课程老师负责发放 |
助研 |
研究生导师发放 |
由自己导师发放 |
6 |
贫困补助 |
困难 学生 |
1000元/年 |
需有证明材料 |
每年11月份集中申报, 一次性打到申请人银行卡 |
遭遇意外事故补助 |
2000元/年 |
患重大疾病 |
5000元/年 |
7 |
出国资助 |
国际培训与交流资助 |
最高30000元/次 |
全体研究生都可申请 |
根据申请评定 |
8 |
其他资助 |
参加比赛等,根据获奖情况予以资助 |
注:此奖助体系为2025年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2026年全日制研究生奖助体系以学校发布正式文件为准。